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昨天被网易云主导色刷屏了,朋友刚转给我的时候,觉得怎么听几个音乐片段就能得到人格主导色了呢?有点扯,但一看朋友圈都是金色粉色蓝色绿色,再后来这个h5就腾讯出手封了.......为什么这种性格测试能刷屏,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性格测试达到这样一个规模的裂变,说明其一定程度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而且包含高级需求。
引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认为它主要满足的是三个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三个都是较高级的需求,满足越高层级的需求,获得的满足感幸福感就会更大,这就是它成功的key。
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满足这三个需求的:
1、社交需求
结果下方设计了“这些颜色会被你吸引”、“这些颜色请保持距离”,这些内容其实是附带社交话题属性的,会和他人的结果产生化学反应,引起话题。
2、尊重需求
白话一点就是需要人认可,看了朋友圈各类测试结果,说白了都是一顿海夸。这里就不列举了。
3、自我实现需求
有一个词在结果中经常可以看到--“极其罕见的”,强调你的独一无二。你在被社会不断否定,不断强调你的平凡时,这一句特殊的肯定让你貌似遇到了知己,感觉自己一直以来做的努力都被认可了,完成了自我实现。
好比你得到了某个公认大机构的认可,你恨不得马上发一个朋友圈,这就是你愿意分享这个性格测试的原因。
网易这次有什么新意?
1 “隐藏歌曲”提升活动转化率
传达方式无非就三种,图像、音乐、文字。
这次的H5活动,可以说是将三种都用上了。与从前单纯做选择题的形式不同,进入测试第一步,便是让你打开声音,在一段舒适的白噪音+轻音乐中用声音联想做选择。沉浸式的交互自然更容易激发参与感,不用很久,测试结果就出来了。
一个测试H5一不小心火了,如果缺少有效的价值导入环节,产生的流量即使再多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往往这个环节,是现阶段所有H5爆款都需要思考的地方,之前大多是的测试类H5,最多在logo露出部分去做曝光,比如网易游戏第五人格在《荣格心理测试》中,就是以logo露出的方式。
而此次的性格测试,网易云在活动页上,隐藏了一首符合气质的“定制歌曲”,将用户引流去云音乐听歌,整个导流过程并不突兀,用户点击收听,隐藏歌曲并不会打断整体流程,同时又可将用户停留在APP内。而其实所谓的”定制歌曲”,其实是根据不同结果提前配置好的,根本没用到大数据,也就不涉及多余的开发成本。图:人格主导色歌单播放达122w次通过一个“定制歌曲”,既丰富了结果的内容,又能提升活动的流量转化,妙哉!
2、 测试结果卡片:内容比以前多,用户却更愿意分享
回顾过网的测试结果卡片,整体分为3个板块:主文案(结果关键词)+副文案(解说结果)+二维码文案(引导分享)
而此次的分享卡片,整体文案以及元素比以前更多,尺寸也突破常规的海报尺寸,但是并不影响用户的转发积极性。
《疯传》里把情绪分成了两个维度——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高唤醒情绪与低唤醒情绪。积极情绪更让人有分享欲,所以此次网易的结果卡片,整个文案风格称之为“花式彩虹屁”也不为过。
1)主文案:颜色结果颜色定义就是标题圈定人群,主文案测试结果简单粗暴,搭配对应的视觉设计,简化传播门槛,用户一秒被色彩关键字的信息吸引
2)副标题:“19.89%的人喜欢绿色”数据归类,强化结果。同时说多少人喜欢这个颜色,也是前面所说的唤起积极情绪。
3)副标题:“每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喜欢你”继续强化夸奖机制,将夸奖目标从颜色进一步缩小到用户本人。可以看到,主标题去的夸人逻辑是这样的:你的结果是绿色,19.89%的人喜欢绿色,所以1/5的中国人喜欢你。
4)次级结果文案:“你的特质是指挥非凡的开拓者”说完颜色,再丰富一个结果维度,给你一个高大上的标签,定义你是什么样的人,再次夸奖你
5)次级结果描述“别人眼中的你”、“本质上的你”别人眼中的我,唤起用户的好奇心,别人是怎么看我的,这是人类心理的本能诉求,实际上大多数人看到这里都会对标到具体的某个人,在生活中,人都是或多或少在意别人的看法。另外本质上的你,则抓住用户另一心理:“他是不是真的了解我?”通过两个角度,极其抓住了人类“想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但又不希望看穿我,同时想知道真正的我”的复杂心理
6)“这些颜色会被你吸引/保持距离”得失机制,寻优去劣,再次引导传播。如果说1-5点是通过唤起积极情绪引导用户分享,那么第6点是通过得失机制去引导传播。谁会被我吸引呢?需要跟谁保持距离?发朋友圈会「匹配色」来跟我互动吗?男朋友的颜色跟我匹配不?那个讨人厌的同事是不是我的「距离色」?找同类又找异类的原始驱动,会进一步引发传播。
更多详见文章:http://www.woshipm.com/operate/4660235.html
巴纳姆效应,yyds(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
落到实际上来,其实所有颜色的性格都是在夸你,那被夸了,当然要分享一波咯。加上大家都在发,从众心理也会让你跟波风的。
第一:人家有用户基础;
第二:人家还是有用户基础;
第三:人家还是有用户基础;
这种测试虽然没有参考价值而言,但是你看到了你想看到的测试结果,这便是最好玩的,你的心理预期到达了,即使你也抱着半信半疑你的态度,但是你看到自己的测试结果,你开心了,你爽了,这就够了~
比较好玩~刚开始有人分享的时候,哎,这些是怎么出来,怎么看到的还不一样~然后自己去试了一下,原来是听声音,而且需要选择项也比较少,最后点点点生成了一个夸夸文案,开心~
这个就是不管你把各种声音听成啥样,不管出来啥颜色,都是一顿猛夸,而且生成的文案的UI也好好看~
我觉得网易云音乐搞的这种测试是摸准了它用户的特性、喜爱、心理叭。它用户属于一代酷睿、新潮的年轻人喜欢猎奇、交流(看他网易云热评就知道了),搞这种测试一是满足他的好奇心理,二是满足分享欲、被表扬欲。这种就像小时候测你的智商、测性格啥的会流行一样,特别是当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了,我也会产生想尝试的心理,就这样跟风,达到了裂变效果啦~
既然能刷屏说明激发了用户深层分享欲望,这就不得不夸网易云的文案,文案步步到位,每个字都是对用户的花式彩虹屁输出,关键还特文艺,这么美好的人设描述自然会引起部分用户自愿将自身携带的性格和美好人设,进行表露和宣泄展示。
你的问题有很大的问题,什么叫随便搞一个。
绝非随便!
1、用户基数大
2、品牌力强
3、有传播诱因
4、20人的团队琢磨一个活动方案和2000人的团队层层筛选出一个活动方案,你就知道前者有多弱。
看到很多网友都在说因为是网易云,大品牌用户多。其实不然,因为我以前就做过这种测试活动,仅用几千种子用户就可以撬动百万级的用户裂变,当然也有很多失败案例,关键还是要活动选题好。
如果一定要说刷屏原因,我觉得主要是得益于微信朋友圈这个流量池够大社交属性强。
这可不是什么随便做的性格测试,类似的场景一般做的都能火,只不过最近也没啥刷屏的事情,闲的时间让加娱乐一下,大家都想在测试当中看看他们说的那个自己是不是说的自己。
这类东西其实说出来的基本上都共性,基本上没多少差异,哎,就是玩。
其实像这类的测评都是把握住人的心里,用一些模糊的词语去给你心里去做一个心里滑道,我们在看到文字对自己的描述之后,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一些事情对应到描述上,其实我们会发现每一种描述其实对每个人都适用的,这个比较好玩,在朋友圈里起到了社交属性,就像熟人问你吃过饭了没,所以传播比较快
最近刷屏的活动比较少,刚好有一个大家参与参与嘛
性格测试什么的,或者大家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都是蛮好奇的
整个活动的成本不高(如果你有网易云的话),不需要强制关注什么公众号,不需要下载什么东西,甚至分享也不是强制的
内容方面我研究不深就不做讨论了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