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早上看了一篇报道,日本已经连续17年在生化物理方面获得诺贝尔奖了,其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和政府都在核心技术整合、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除开其政府的支持以外,日本盛行工匠精神,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很多人一辈子都在一个行业、领域里深耕。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崇尚的是善变的“互联网思维”。总是希望走捷径、抄近道,而不屑于“扎硬寨、打硬仗”。虽然目前表面看起来在茁壮成长,大众创新风潮正盛,但是有多少真正流入了创新研发环节?我们总要求快,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以经济为中心一一利益最大化一一产品平庸化的恶性循环。日本的钱花在了产业整合、重组、创新、研发环节;而中国的钱流进的却是地产、基和“城市化”。
虽然日本电子企业在大众市场衰退,但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的话语权却在提升,比如说松下从家电DNA,扩展至汽车电子、住宅能源、商务解决方案等领域;松下、三菱等还在研发氢燃料电池,今后一旦石油供应不足,日本的创能、蓄能技术将在全世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制造商多数采购日本高端零部件,拿中兴来说,该品牌部分手机的显示屏购自日本夏普,镜头组件则交由索尼生产。
今后上游核心技术话语权都掌握在别人手里,我们拿什么去和别人竞争?延伸至互联网领域,我们应该关注些什么价值高的研究领域并进行创新研究,为什么?
延伸阅读:
《17年17人诺奖的背后:中国沉醉在土地产能的时候,日本在疯狂布局技术产能!》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