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此次联名,选择的是生酪拿铁,看似不搭,但奶酪也为这个IP注入了一丝灵魂,此次联名,动了大家的童年DNA,虽然长大了,但是童年依旧,不忘一代人的童年,瑞幸怎么这么会玩。
和咖啡的群体不太搭,这个结论并不准确。
猫鼠IP是如此经典,以至于喜欢(或者说不讨厌)它的群体要远远大于咖啡群体,甚至可以说,前者包含了后者。
在我看来,瑞幸和猫鼠联名,除了看重这个IP广泛的群众基础,更主要的是展示肌肉。
猫鼠IP运营这么多年,哪怕只是联名权也肯定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瑞幸近些年经营情况转好,但好到什么程度,除了财报外,也需要他们做一些实际点的事情来证明瑞幸品牌的硬实力。
之前与茅台联名,还可以理解为跨越年代的握手;现在与猫鼠IP联名,那就纯纯地在告诉观望的投资人:我,瑞幸,牛掰,掏钱。
瑞幸的联名应该不会止于猫鼠,但只看IP在全球的影响力的的话,猫鼠应该是其联名的顶峰。毕竟能打败猫鼠的,恐怕只有黄皮电耗子了。
猫和老鼠这种大部分人都知道的卡通动画,非常的可爱,并且现在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猫咪,而瑞幸的受众群体本身也有很多年轻人,那这种联名不就是投其所好吗?并且现在瑞幸的每一次联名都能掀起波澜,那瑞幸持续性的进行优秀联名那肯定能在消费者心里留存更久。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会有不一样的目标,但是看重的无非就那么几点,比如稳住老用户,拓展新用户,增加产品线,保持有活力的品牌形象等。其实瑞幸的每一次联名,都是对这些目标不同程度的贡献,“猫和老鼠”也是如此
从近了看,与“猫和老鼠”联名,能够挖掘新用户,激活老用户,增加产品线,可谓一箭三雕
“猫和老鼠”它能唤起80后90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这份美好回忆提供了情绪价值。 还有就是有些人通过猫和老鼠,接触了欧美文化,进而接触了咖啡,“猫和老鼠”激起了他们对当初接触咖啡的回忆,当然这可能是一种存在于潜意识的情绪价值。
无论是不是瑞幸的用户,“猫和老鼠”都能够唤起用户的情绪价值,而在现阶段情绪价值就是购买的意愿。
“猫和老鼠”经常出现奶酪,这是深深印在观众记忆里的,所以这能无缝连接用户和新产品,这样推出的新产品,有故事力,有情怀。
从远了看,联名是必须的,因为品牌的“活力”,对这类企业非常重要,它们非常害怕的是自己的品牌形象变得死板僵硬。
这次和“猫和老鼠”的联名更能给用户带来惊喜感,这种惊喜感更多的是与上次联名对比产生的反差感所带来的。出其不意,不按套路出牌带来的惊喜感。
可以往源头想起,联名这样的商业活动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公司赚更多的钱,如果不联名、不出新品,咖啡消费群体固定下来后每年的营收都不会有太大增长。联名就是让其他的消费群体也被吸引过来,就算生酪拿铁再难喝,也能赚一把快钱,不太会影响到一直以来喜欢喝生椰拿铁的稳定的消费群体。
如果生酪拿铁非常难喝伤了90后消费群体的心,那我相信瑞幸下一次联名肯定不会选择葫芦娃,而是选择另外一个消费群体比如说汪汪队(00后看的是这个动画么),等90后消费群体的糟糕体验淡化之后,再做葫芦娃,再赚一把快钱
直觉是为了扩大用户群体,通过联名来提升市场占有率
瑞幸目前做的联名,基本每个都能在各个社交媒体上火一次:茅台、猫和老鼠、快乐小狗、哆啦A梦、JOJO,不断跟知名IP做联名,一方面是提升产品知名度和讨论热度,另一方面是通过联名不同属性的IP提升该属性对应用户群体的市占率:
茅台是为了提升中年男性的市占率;
猫和老鼠应该是为了打情怀,提升童年是猫和老鼠的90后的市占率;
只能说这波很赚,瑞幸的营销手段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猫和老鼠是卡通,和可爱沾边,另外就是90后,00后有很大部分都市打工都有养猫。同时猫和老鼠也是90后的童年回忆,这样想受众群体是不是也没有不太搭了?
主要现在与卡通联名的都能占据90后女性群体吧?我看挺多女生办公桌,家里都会一堆卡通玩具。
另外就是自己投入去设计卡通成本比联名要高,自己设计出了高成本还不一定用户就喜欢。
营销,这两次联名主打一个跨界,吸引眼球,为商品带来购买率,加深品牌印象。猫和老鼠是现在年轻人都十分熟悉的IP,茅台是中国人熟悉的好酒。对于我来说茅台联名比猫和老鼠联名要成功。你以后还会看到更多的联名,也许是皮卡丘也许是火影也许是柯南,不一定是动漫,也兴许是你更加想不到的跨界。
不用揣测 瑞幸基于什么考虑,这个只有去问瑞幸老板。
在我看来,”猫和老鼠,Tom和 杰瑞“ 这对冤家打打闹闹几十年了,男女老少都喜欢它们,跨界去联名 也没什么,再者可以把 咖啡这种 商务 形象打破,变得时尚娱乐一点,让更多人接受。这样挺好。
当然,这都是动动嘴皮子的,实际上效果如何,还需要市场检验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