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科普:部分电梯的关门按钮只是一种摆设,按下并不会有实际作用,但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奇特的影响,这类按钮被称为安慰剂效应。
那么在产品设计中,你发现有什么功能也起到了此类“安慰剂”效应(没有实际作用,但对人心理有奇特影响)?
安慰剂在产品中的作用,无外乎:让用户通过某个操作,感觉自己获得了掌控了全局权利
但是实际上是: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东西
-----------------------------
这些东西我们可以进行一个分类,具体有:
意见类
常见于一个产品的意见反馈区域:当你洋洋洒洒几百字,自以为妙语连珠,真知灼见。实际情况确实管理人员根本看都不看。
或者是举报/投诉功能:当你看到一段言词,文案,是让你反感的,你回去点击这个投诉,同样的产品界面会像模像样的反馈一个投诉界面,但是实际情况大多就是,根本产品管理人员不会去受理,具体参见各大游戏的举报功能。
性能工具类
各类型加速球:无论是手机或者电脑,当你觉得你的手机变卡之后,总会有各种提示出来告诉你,你的机器负荷高达多少,一键加速,恢复动力。于是,你造做了。这时候,好一点的,是把你的其余软件全部关闭,伪造成假加速额状态。流氓点的,就是给你展示了一遍他们的交互界面,仅此而已。
网络加速:记住,如果你不是付费用户,那么所谓的网络加速对你而言根本就是一个笑话。网络加速的根源是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链接速度。除非某个产品自购服务器给你作为中转站,否则一般是没有任何效果的。而,有效果的,都是要付费的。
进度条类
安装进度条:所有软件的安装进度条都是假的,如果你认真观察,你会发现他时快时慢。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进度,就是假的。只有最后一刻安装完成后才是真的。
提醒类
电商类,提醒发货功能
政府部门热线电话,反馈政府处理某个业务效率缓慢
外卖类,提醒商家快速备货,提醒快递小哥加速
诸如此类,功能的根本目的,是让你觉得你获得了产品的掌控权,而本质上,是真的什么作用都没有了
我觉得产品中不存在真正的安慰剂功能,也就是放在那里并没有卵用的功能。如果只是给用户一时爽,但没有解决实质问题,那还是会损失用户体验的。安慰剂效应倒是可以放在一些设计细节上,例如经典的404页面恐龙跳跃小游戏,目的是缓解用户挫败感,但关键还是要解决为什么404?
360安全卫士,经常提醒电脑有多少高危漏洞,木马攻击,提示下载补丁,真的是受不了。这种恐吓用户的做法真的是令人烦不胜烦。好像没有360电脑分分钟就会被病毒搞死一样。
现实中
洗衣粉中的彩色颗粒
同样使用到心理学“安慰剂效应”的还有洗衣粉中的彩色颗粒。彩色颗粒实际是一种化学酶,需要在恒定20℃水温中才能起到去污的作用,然而用户洗衣服场景从来不会是恒定水温,这个时候彩色颗粒其实并没有起到去污的实际作用。即便没达到实际去污效果,但对用户有洗的更干净的心理的暗示。
互联网中
游戏里的投诉/举报功能,玩家收单投诉/举报反馈、
还有各种摇一摇,点一点的功能。
说白了安慰剂功能只是让用户的焦虑通过无效操作进行缓解,更多的是一种心里作用。一旦被用户识破说不定还会有一定的反面效应,但是也分情况啦。
看到问题的电梯按钮,忍不住想吐槽
产品中还有挺多这些功能的,
如今日头条的【不感兴趣】功能
抖音的【屏蔽此人】功能
视频软件的【已加载99%】功能
游戏应用的【举报成功】功能
社交软件的【对方给你打招呼】功能
iphone的80%【你的手机有足够的电量】功能
……
还有50个有趣回答,继续看^-^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