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APP
起点课堂会员权益
1000+专题课程
50G学习资料包
专项技能课程
全年48场直播
会员专属社群
产品经理大会
荣耀标识
特权持续新增中
发布
登录 | 注册
倒计时能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么?

倒计时能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么?

一个功能,如果要等待比较久是否要给倒计时呢?

我自己的体验是,如果是30s以内的倒计时,我会觉得有倒计时挺好的,感觉可控。

如果超过1分钟,倒计时反而让我更焦虑。

最近 | 22.3K人阅读
回答 | 25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 默认排序
  • 不一定,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情况而定。


    ①一般情况下,单独出现的倒计时,通常是用来设计、制造出紧张气氛的工具。例如:促销限时的计时;

    ②当环境本身存在限时,却没有进度展示的情况下,增加倒计时、进度条等可视化的进度呈现,更趋向于缓解焦虑的用户体验。例如:马路上的红灯会有倒计时;

    ③当然,也有其他的特殊情况,倒计时是属于提供情绪价值和参考价值,不具有准确性保证的情况。例如:网约车的预计到达时间;


    倒计时等与进度相关的功能如何设计?

    有倒计时固然好,但是人的等待耐心是有限的。如果在等待倒计时的时候,用户对“等待的需求”,小于“等待所需的耐心”,那就很可能会出现负面情绪,离开当前流程。

    通常情况下,可以添加其他吸引用户注意,或者提供安慰、情绪价值等方式,引诱用户停留在该流程中继续等待。例如:少女卷轴5读取界面的宅男快乐图。

    如果是B端系统的设计,我更推荐这一做法:隐藏等待环节,可以最小化流程或置入小窗运行,让用户可以进行其他的流程。如果碍于合规性或业务要求等,实在是必须要用户停止操作,中断工作流程,那么尽量提供快速的算总、精确的时间,对用户来说会更安心一些。

    5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倒计时的意义是让不确定性减少,用户有一个预期,判断进程仍在推动。具体应用在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的功效


    比如吃饭排队,有倒计时可以合理安排用户时间规划,多一些时间去别处逛逛,而不是在门口傻等,提高用户体验


    比如安装程序,如果没有倒计时/进度条一类的东西,时间久了用户会担心是否卡机,安装失败。


    如果无法精准获取时间,可以给一个大概评估。比如排队吃饭的>30分钟;比如无具体时间的倒计时,采用进度条缓慢进展+动态旋转的方式。


    4赞同
    收藏 2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等待的页面有倒计时,用户自己能感受到时间,有了认知,时间短的话(如小于一分钟),用户一般可以接受;时间长的话(大于一分钟),用户一般难以忍受,这时界面上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游戏,很小的那种,例如找不同、连连看、消消乐这类。也可以向用户推荐产品的活动,引导用户参与得到奖励,来缓解下用户等待的焦虑。

    2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首先说明一下,倒计时多用于给用户营造稀缺性的场景上,例如拼多多的砍一刀,不太会用于常规的页面上;

    如果等待时长比较久,最好看一下是什么场景,什么原因,要是因为网络不好,就直接提示网络不好,要是类似百度网盘的下载,人家还有个下载的速度,如果是在常规的页面上,十分不建议使用倒计时,可以有类似刷新的效果,但是用了倒计时,一旦时间不准确,就会增加用户的不满意度

    2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同的情况可能有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倒计时的设计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等待的时间长短:如果时间太长,倒计时可能会增加用户的焦虑,反之则可能会减少用户的焦虑。

    2,等待的需求强度:如果用户对等待的结果非常期待或重要,倒计时可能会提供一种可控感和参考价值,反之则可能会让用户觉得无聊或浪费时间。

    3,等待的环境氛围:如果等待本身就是紧张或竞争的,倒计时可能会制造出更多的紧张气氛,反之则可能会增加用户的兴趣或乐趣。

    4,等待的进度展示:如果倒计时是单独出现的,用户可能会感觉时间很慢,如果倒计时配合进度条或其他可视化元素,用户可能会感觉时间更快。

    5,等待的情绪价值:如果倒计时能够提供一些安慰、鼓励或娱乐的内容,用户可能会感觉更舒服或开心,反之则可能会感觉更沮丧或厌烦。

    综上所述,倒计时能否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目标来设计和评估。

    2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我认为相反,会增加用户等待的焦虑。有一种主观感受,就是看着时间的时候,会觉得时间很慢。如果转身去做点什么事情,或者睡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如果用户的心情是焦急的,再等上很长的时间,那种焦虑可能要摔手机了。

    2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我觉得可以缓解用户焦虑,因为它让用户对等待的时间有一个更加具体和可视化的感知,并且让用户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一个预期。当用户知道有多少时间剩余,他们可以更好地计划自己的时间,并有一种掌控感,这有助于减轻焦虑感。此外,倒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兴奋和预期的情绪,为用户带来一些乐趣和刺激,这也是缓解焦虑的一种方式。


    1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并不能 只是能保证用户的掌控感 让用户对何时结束有个心理预期

    1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倒计时不能,但是通过一些个性化的设计我觉得可以达到您的目标,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通过倒计时转移用户关注点:比如在倒计时设计的时候,我可以采用一些比较轻松的元素来缓解用户等待的焦虑,类似于兔八哥拔萝卜(拔一个萝卜减少一秒)、姚明罚3分总是各种不进球等

    第二、为用户营造舒缓气氛:比如把倒计时作为小游戏,让用户在等待的过程中通过娱乐来打发时间(类似打地鼠、2048这类),当然也可以通过算法机制来推荐用户喜好的视频内容

    1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是的。在某些情况下,当用户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完成某项任务或获得某种结果时,他们可能会感到不安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明确的倒计时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达成目标,并且可以让用户更轻松地等待。

    1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如果倒计时短的话完全可以,用户对于这个进度有着实际的认知,可帮助用户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增强用户的可把控感,但是如果倒计时比较长比如一分钟以上的话,结合我的视角去看的话对于一些结果可预见的进程来说我觉得没什么,比如百度网盘有时候下东西要几十分钟,我也不会感到有多焦急就安排另外的事情去做,但是如果是进程的结果是不可知的话看到那个进度条反而会增大我的心理压力,所以这里的倒计时可以趣味化,比如小游戏什么的都可以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如果倒计时短的话完全可以,用户对于这个进度有着实际的认知,可帮助用户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增强用户的可把控感,但是如果倒计时比较长比如一分钟以上的话,结合我的视角去看的话对于一些结果可预见的进程来说我觉得没什么,比如百度网盘有时候下东西要几十分钟,我也不会感到有多焦急就安排另外的事情去做,但是如果是进程的结果是不可知的话看到那个进度条反而会增大我的心理压力,所以这里的倒计时可以趣味化,比如小游戏什么的都可以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倒计时有时候可以缓解等候焦虑,但有时候不能。主要看具体情况,比如我在吃饭的时候,有些商家会提供一个沙漏,在沙漏计时结束前一定会把菜上完,这种情况下大家对等待上菜就不会焦虑。再比如我下载一个东西,虽然提供了倒计时,但是倒计时进行的速度很慢,或者一直卡在快结束的地方,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倒计时就失去了意义,没办法缓解焦虑。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可以结合场景,如果是比较重大的比如系统升级的场景,所花时间非常的长,那就有必要告知用户当前的状态,给用户提示当前所进行的步骤到达何处,这也符合尼尔森的十大可用原则。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适当的倒计时可以给用户一种任务进程可控的感觉,从而减轻焦虑。但倒计时也有负面效应,如果等待时间太长,它反而可能加重用户的焦虑。

    ①30秒以内的短时间等待,加上倒计时效果较好。它可以让用户知道剩余等待时间。

    ②1-2分钟的等待时间,可以考虑简单的进度条替代倒计时,如转圈图标等。这避免时间显示过长产生焦虑。

    ③2分钟以上等待,最好提供其他互动元素分散用户注意力,如相关阅读、其他操作等。不要使用简单的倒计时。

    ④对于超过5分钟的等待,应尽量优化流程缩短时间,并提供丰富的互动元素,倒计时使用要特别谨慎。

    如果无法避免较长等待,提供等待预估时间而不是具体倒计时,会更舒缓用户心理压力。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估计不能缓解吧~我觉得倒计时是给用户制造一种即将失去的紧张感和紧迫感,用户内心其实不见得有多开心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倒计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但适当的倒计时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考虑因素:

    短时间倒计时的效果:当等待时间相对较短(如30秒以内)时,倒计时可以给用户一种可控的感觉。用户知道还需要等待多长时间,这种明确性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感,因为他们知道等待即将结束。


    长时间倒计时的效果:当等待时间较长(超过1分钟)时,倒计时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增加用户的焦虑感。长时间的倒计时可能使用户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加重他们的等待压力和焦虑情绪。


    用户感知和心理因素:每个用户对于等待时间和倒计时的感知都有所不同。有些用户可能对倒计时更敏感,而对于其他用户,倒计时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了解你的目标用户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偏好,可以帮助你确定是否使用倒计时以及何时使用。


    替代方案:除了倒计时外,还可以考虑其他方式来缓解用户的等待焦虑。例如,提供有趣的动画、进度条、提示信息或互动元素,以使用户在等待过程中感到更有趣和参与。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我觉得倒计时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用户的焦虑,但这并不绝对,因为如果用户本身已经处在一个极度焦虑的状态下,看着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可能感觉到时间过得很慢,在内心上就更加焦虑。假设你是想去一个店里吃饭,看着店里的桌子几乎都被坐满了,这个时候你会感到很焦虑不知道要等待多久才有座位,而如果店里有个倒计时的预估判断,能让你知道需要等待多久时间可以等到座位,无论等待时间长短,你都不会像之前那样焦虑。所以这个是否能缓解焦虑得看具体的场景吧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根据你的问题,先把范围缩小至:用户现在就是一个等待焦虑的状态


    基于此我们来看看,用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状态?

    不确定性、无法控制、浪费时间、打破计划等等因素。

    再去看看,倒计时能解决其中哪些因素?

    不确定性。

    最后看看,不确定性消失时,其他的因素是否减弱或消失?

    基本消失。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倒计时是一个很好的交互设计,他可以说是缓解等待焦虑,但我认为是他直接把用户在等待时间的焦虑转化为期待,这时候用户的感受不在时烦躁的,而是兴奋的,在幻想倒计时结束后的结果。

    无论是长时间或短时间的倒计时,效果都是一样的。

    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 还有5个有趣回答,继续看^-^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发布回答,请先 登录 / 注册

左迁

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宏大叙事
  • 干货文章
    优质课程
  • 行业大会
    线下沙龙
  • 热门问答
    精品专场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垃圾广告营销

不友善内容

侮辱谩骂骚扰

淫秽色情信息

违法有害信息

涉嫌抄袭/盗用

其他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x

问题还没有标签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确认删除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你所查看的回答已被删除

你所查看的回复已被删除

沉底问题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温馨提示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温馨提示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操作失败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