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今天部门一实习生问我说,做产品总是思考场景,你怎么去定义这个场景呢?
比如说用户刷微博,在蹲坑的时候刷、在上下班路上刷、在睡前刷,这几种场景的区别是什么,我们该怎么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去设计产品呢?
说实话这是个好问题,被问到的时候我有点诧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解释这个场景的问题?
说以人为本,还不是靠揣摩人?你要解决问题,可是问题还不是只对应条件下才会出现?
场景是一种假设条件,是关于用户如何使用你提供的产品去完成特定目标的参考。
场景越具体,目的就越清晰,越贴近你的用户群,你的产品越“有用”,你也越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该干什么。
发现场景——挖掘需求——设计功能——满足需求——匹配场景
在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下,用户会用到我们的产品去解决他们的需求?这个需求频次高吗,值得开发吗?
不想这些,你就容易一拍大腿,然后开发出一个只有用灯照才会发光的手电筒。
其实我们做的任何事,都可以用6何分析法来解释。(when、where、who、what、why 、 how),时间+空间+动作就可以描述用户行为,但你描述这些的时候,其实你就是在描述场景。
越贴合需求的产品,他的场景就越细致。同样是咖啡,怎么喝不是喝啊?但是为什么美国人喜欢速冲,德国人喜欢浓缩?为什么法国人更喜欢用陶瓷杯,日本人更喜欢用纸杯?
从大需求切入,再根据不同的文化、教育、风俗等等等等,把这个场景细化。
你看,(女支)院一般都不开在老人院旁边。
同样是键盘,键盘侠的键盘和职业游戏选手的键盘有什么不一样呢?
同样是筷子,公筷凭什么要更长一点呢?
早餐店怎么不做烤串呢?
同样是社交APP,为什么脉脉和陌陌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还有,你解决了问题,用户对你的情感会累积的。场景也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得去跑调研。
产品根据场景解决问题也是分产品类型的,例如上述提到的微博,在什么时间或场景下使用基于的是时间的衡量,是用户对于产品已经养成了使用习惯,我们只需根据用户的习惯进行推荐,早上新闻多点,晚上娱乐多点,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用太担心用户会不会走;
而对于工具类的产品,场景一般是固定的,例如出行的地图,场景是众多不同最终汇成一句话都是用户要出去,不知道怎么到达目的地。这个根据场景和时间的不通过,可能出现早上出去,中午出去,或是晚上出去,根据时间的不同,进行的附近推荐也会不同;
所以我会根据产品的定位,具体解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这个需求多数会在什么场景下出去,具化到每个人的个例,只需要让用户养成使用的习惯就好。
场景=可能
觉得不对可以把这两个词替换试试。
产品嘴中的场景多半是指产品使用时综合形态的一切可能,这里包括,使用产品时的地点、时间、环境、背景、人群、瞬时目的性、延时目的性、思想状态等等等等。
一般这种综合形态在有一定的条理性的基础上要符合逻辑性,要存在现实可以搭建成功的可能,也要考虑不同触发效果、不同触发频次以及侧面的数据支撑。
好的场景搭建不会单凭自主意识,比如不单会表达一个人在XX状态想满足YY需求用了ZZ产品,还会关注他人的参与感,激发同理心,主动幻想搭建甚至传播。
好的场景搭建对营销而言可谓是撬动地球的杠杆,重中之重。
吹牛到此为止,上面都是胡言乱语,各位看官见笑了。
场景:用户使用产品是的情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方式、什么需求、什么人。。。。。。
比我现在是使用天天问的场景就是:在双十一加班坐在办公桌上比较闲,也没有人管的时候,在PC端打开了天天问,刷一刷回答,看到有兴趣的可以答的就回答了下。
不同场景下用户的心态心理是不同的,上下班一般不会读长文章,资讯摘要类会相对偏多,睡前刷肯能会偏向于比较适合有助于睡眠的,如果真的做这种产品可以将一天分时段,研究每个时段大部分的用户心理
为什么要写场景?需求有了,根据需求做产品就是了,为什么还要写场景呢?
1、因为需求有了,但是我们或许并不清楚为什么有这个需求,也就是需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这就需要去调研,根据调研的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得出不同场景。
2、得出了不同场景,根据场景的描述,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发现这些需求背后的真正动机是什么,从而调整我们的产品策略,比如上厕所刷微博里的场景是这样描述的,看着卫生间的墙壁思考人生,问着这难闻的气味,忽然想到今天的烦心事,感叹活着的艰难,这是正好碰到了裤兜里的手机,于是不知不觉打开了微博,发现有好友比自己更加困难,自己喜爱的明星也受挫了,顿时心中的烦闷好了许多,从这个场景中发现了什么,发现了场景中的主角是因为蹲在厕所时没有其他事干,正好还带着手机,而微博给他带来的是实时的朋友以及明星的信息,从而使得他认识到原来大家是共同的都有困难,缓解了自己的心情,但是如果他旁边没有手机就不会刷微博了,有手机就一定会刷了吗,也不一定微博在他心目中有个怎样的定位决定了他打不打开它,这一切的因素决定了他在厕所刷微博,然后从这些因素中寻找关键性的因素,使得自己的产品在下一次迭代升级时满足这一关键因素这才是场景的作用吧。(以上场景的简单描述纯属自己YY只是为了单纯的说明自己对场景的理解,和实际调研相比一定有出入,还请大家多喷)
场景=人群、地点、时间、环境等
你把你所能想象的内容,一一不同组合,你会发现会组成多个很有趣的一个小生态,这大概就是场景了。
然后根据用户的什么需求,将产品多元化优化,这个需求考虑多个场景,细化到每个不同群体的使用方式。
简单的说,就两点吧!
1、用户再什么情况下会使用这产品,使用中会出现哪些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又会发生那些状况
2、你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可以解决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哪些问题
可能是一些词,听起来没那么好理解,不过应该大家心里都有那么一个理解
场景,我理解的是,咱们的产品被用户使用的时候的情境,包括所处的地点、时代、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时代特征、区域文化、周围人的影响、自己的认知等等一切因素吧
因为产品还没放出去咱们就要考虑可能的场景,所以大多是需要咱们根据现有的条件来去想象出来的,因此要想场景尽可能真实化,就要尽可能考虑到影响比较大的各种因素,去尽可能完善的真实的描述场景
如果自己描述的场景越和产品实际使用场景相似,那就说明自己做的很好啦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