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说说我的感受吧,大数据类的公司有两种:
一种是本身有很多的数据,类似阿里云梯的数据,通过聚石塔权限把数据请求出来,数据PD就是想怎么让这些数据能赚钱或改进产品;
另一种是本身不产生数据,通过挖掘其他公司或平台的数据,把这些数据工具化,去销售工具,帮助买数据的企业做决策,这类的目前偏多,比如云栖大会上展示挖掘fb和推等网站的用户行为的数据的公司,把个体用户的二度人脉全展现出来,各种热度等指标。
有阵子我尝试去面试过几个大数据类的创业或小公司,他们数据都是挖掘过来的,招PD的目的是让这些数据变现,所以你得想很多可行的点子,把数据可视化、工具化后卖给目标企业,我面试完的感受是挺难,一个是数据本身准确性和量不够,另一个是PD要分担BD的数据指标,比如挖掘所有在线K12教育的数据,把这些行为分析了然后去帮助教育机构招生、推销课程服务等。
如果没有经验想去面试的话,我建议还是多准备对数据挖掘变现方面的内容,包括竞品等;另一个是至少简单的数据分析模型应用什么的得了解,最后成不成,运气+准备了!
没有经验面试成功的概率很低,如有以下条件有可能成功:
1、能忽悠,你可以把老板忽悠迷糊
2、长得好看
3、走关系
4、对老板的口味,比如老板喜欢算命,你会算命
5、智商卓越,有发展潜力
以上纯属胡扯,哈哈哈哈
暂时还没回答,等你发挥
扫码即可下载app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