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APP
起点课堂会员权益
1000+专题课程
50G学习资料包
专项技能课程
全年48场直播
会员专属社群
产品经理大会
荣耀标识
特权持续新增中
发布
登录 | 注册

150期:为什么有些工具型产品搞了社区,用户还是用完即走?

流量=变现,这点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很多产品为了流量绞尽脑汁,而社交这根可以通往巨大流量的独木桥,让不少产品前赴后继的挤上去,然而真正能做起来的却没有几个。然而,“网易云音乐”和“虎扑体育”这俩工具型产品把社交元素融入自身产品后,竟凭借社交元素使产品越发壮大并成为自身亮点,超越了竞品。为什么有些工具型产品搞了社区,用户还是用完即走;而有些(比如上述的俩例子)却能做出来呢?

展开

Ginny最近

  • 协作工具

    www.teamin.cc

    其实上面大家说的已经差不多了,我补充一点。

    什么样的人会聚集在一起形成社区?

    1.大家喜欢着相似的东西,有话题;

    2.所喜欢的能够低门槛的激发交流欲(有社交必要)

    而第二点往往是极其容易被忽略的。用完即走,或者兴趣和社交分离,是无法形成社区的。

    举个例子,虎扑体育赛事,一部影视剧,大家喜欢在观看的同时就能进行实时互动,于是弹幕吐槽的形式几乎成为视频类网站的标配,化身视频网站的轻社区;从体育赛事新闻起家的媒体产品虎扑体育能成功转型社区,也是因为围绕现实发生的赛事,大家可以几乎0门槛的、随时开始随时离开地交流起来,并且,整个用户行为,几乎就是冲着这种交流来的。不说,就觉得憋得慌。

    这也就是为什么音乐,体育,美妆等工具类的社区能够存在,而艺术学习,项目管理,思维逻辑工具类的社区却很难运营的原因。

    不是说喜欢艺术学习,项目管理,思维逻辑这件事不能把人聚集在一起,而是即便聚集在了一起,也很难迅速让大家进入“聊high了的状态”,门槛高,燃点也高。


    3赞同
    收藏 回复 分享

    微信扫码分享给好友

    or

    复制页面链接

    最近
发布回答,请先 登录 / 注册
关于答主

协作工具

www.teamin.cc

1

文章

19

回答

6756

粉丝

  • 干货文章
    优质课程
  • 行业大会
    线下沙龙
  • 热门问答
    精品专场

扫码即可下载app

问题还没有标签

给问题加标签后,可根据标签推荐更专业的用户来回答

邀请回答

想要更快获得答案?试试邀请回答吧~ 今日已邀请0/5

x

内容举报

请慎重选择举报原因

微信扫码即可分享

确认删除

删除后将不会展示在回答列表中

你所查看的回答已被删除

你所查看的回复已被删除

沉底问题

沉底后问题将从推荐列表中移除,此为
智囊团成员特殊权限,请谨慎使用

温馨提示

问题已沉底
用户将无法在列表查看到该问题

温馨提示

沉底操作已达上限,建议联系天天问管理员
处理违规内容

操作失败

请重新尝试

©2016-2024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粤ICP备14037330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255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0310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90788  版权所有 © 深圳聚力创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